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专业 > 各科临床 > 中医内科
编号:201608
诸葛亮论治病之道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1年11月2日 健康报
     读《三国演义》孔明到辽东舌战群儒篇章,方知诸葛亮对医理、医术也颇有见地,甚有造诣。诸葛亮说:“人染沉疴,当先用糜粥以饮之,和药以服之,待其腑脏调和,形体渐安,然后用肉食以补之,猛药以治之。则病根尽去,人得全生也。若不待气脉和缓,便投以猛药厚味,欲长安保,诚为难矣。”

    实际上诸葛亮提出了中医治法的三个重要原则:即食疗调养为先,食药并重和整体观念。

    诸葛亮的认识是十分正确的,即使在今天依然。据美国的调查表明,患癌症而死亡的35%可以归结为饮食因素———缺乏纤维素和过多摄取脂肪。其实,改变生活方式就能抗癌。美国最高联邦卫生部在全国开展“抗癌饮食”的宣传运动,计划经过几年或十几年的努力,使癌症死亡率下降50%。这种“抗癌饮食”在本质上来讲,和诸葛亮提出的“三原则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    中医历来重视食物调养、调治的重要性。早在孙思邈《千金方》中就有“安身之本,必资于食”的记叙。我在马来西亚讲学时,当地华人特别重视食疗,一般患了感冒以米粥中加点椰子汁来饮用,然后用点中、西药,很快便痊愈。若动辄吃药,使脏腑功能失调,久之必受其害。

    诸葛亮所谓的“和药”,是指性能比较平和的药物。也就是说人即使得了重病,也要先以糜粥和果蔬鲜汁调养,再用平和的药物调理。如此,“形体渐安”,则用鱼肉、鸡汤类高营养食物补之,这时方可

    峻猛的药物彻底治疗。因为一般而言,任何疾病,光用糜粥、肉食之类是不大能治愈的,只有食疗、药疗并举,才是万全之策。但是猛药不能盲目应用,一定要“气脉和缓”时,方可用之。

    我在临床上便有教训:某肝癌腹水病人,身体极虚。当时便投以峻下剂以治之,结果病人腹水虽减,但身体更虚。这也便是孔明说的“若不待气脉和缓,便投以猛药厚味”的后果。于是,停药,用桂圆米粥调养,以小柴胡汤调和,身体渐安,后再用峻下剂,病人几乎无不适反应,腹水便渐渐消除。

    这里要说一下桂圆。桂圆即龙眼,古书《神农本草经》认为,龙眼肉具有“祛五脏邪气,安志,久服强魂魄、聪明”的作用。经试验,龙眼肉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,因为它能抑制使人衰老的一种酶(MAO-B)的活性。这种酶的活性升高可加速机体的老化过程。加之龙眼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等(每百克果肉中含维生素C为68.7~144.8毫克),故龙眼肉是不可多得的抗老补品。梁代陶宏景所辑《名医别录》中指出:龙眼肉久服,“轻身不老”。

    诸葛亮还相当重视整体状况。不单观察“沉疴”的表面情况,而且要观察“腑脏”情况,“气脉”情况。即心、肺、肾、脾、肝、大小肠、胃、膀胱等以及气色、舌脉状况等都必须诊察之,然后辨证施食,辨证施药。历史上不曾见孔明通医疗病的记载,但作为《三国演义》这部小说的作者罗贯中却可能精通医道,否则便不会有孔明如此精辟的论治病之道了。, 百拇医药(常敏毅)